伊谢尔伦要塞:为什么是钟馗?作为猴学家,我试图这样说服自己

伊谢尔伦要塞:为什么是钟馗?作为猴学家,我试图这样说服自己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伊谢尔伦要塞】

从五年前开始,820这天就被游戏科学这个当年默默无闻如今全球闻名的游戏制作组,搞成了一个单机游戏玩家的节日。从2020年的8月20日开始,每年的这个“大圣诞生日”,《黑神话:悟空》这部万众瞩目的作品就会难得地放出大量的游戏演示视频和信息,来稍微满足一下已经苦苦等待一年之久的玩家。

今年820之前,杨奇也发布了这张图进行预告

今年的820,也是《黑神话:悟空》大爆至少3000多万份销量后的第一个820,又恰逢科隆游戏展的当日,在制作人的暗示和疑似内部员工透露的消息中,诸多《黑神话:悟空》的忠实玩家,毫不犹豫地熬夜等待着后续扩展内容DLC的消息。

但是出乎绝大部分玩家,尤其是《黑神话:悟空》爱好者(少数猴学家不算在内)意外的是,登场的并不是已经获得齐天大圣全部六根,即将入龙宫下地府大闹天宫斗地战天的天命人,而是被两个类似精细鬼伶俐虫小鬼引出的端坐于山君大虫背上的驱魔帝君钟馗,来带领玩家从另一个角度领略黑神话世界的魅力。

随着介绍CG的同一时间,黑神话悟空的各大账号统一改名为黑神话,并把悟空的头像改为钟馗。

中华文化扩展的角度

毫无疑问,黑神话和游戏科学已经担负起了中华文化推广出海的责任。西游记的全球知名度是一个很好的支点,但当撬开了全球文化和流量的壁垒,并且有了“悟空”口碑的保驾护航后,钟馗这种更深邃、更硬核(某些国家偷都偷不动)的文化内容,自然比一部DLC更加适合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瞬间冲上天的google热搜“zhongkui”

各地的钟馗文化也立刻跟上

尤其是今年哪吒2和浪浪山(前期)的票房大获成功,西游文化这个中华文化中最著名的IP和封神等衍生内容并不乏全球推广的同行者,转到虽然冷门但是在东南亚基础也非常深厚的钟馗题材,不仅有大量聊斋、子不语等传统鬼怪题材可信手拈来,也不会再出现悟空里面那种大量需要戴着原作剧情镣铐跳舞的操作,可以肆意发挥游戏科学那种在“影身图”中天马行空的故事设计创意。

《哪吒2》也遇到了《黑神话:悟空》同样的原著与信仰桎梏,这是饺子导演在后续中要攻克的主要课题之一

商业角度

从商业上来看,DLC肯定会给资方带来稳定的收益,毕竟《黑神话:悟空》今年1月已经达到90亿销售额,这种惊天的利润率已经可以让资本“不顾一切”了。

而游戏科学能在制作中果断暂停、搁置DLC的开发,转而开始一个新作品,这无疑表明游戏科学有极大的自主性和进取心,并没有被商业、市场和资金掣肘——游戏本来是一个极其需要创新和完整度的创作行业,在近现代游戏开发中,因为市场不得不重复或遭到强迫缺乏打磨就被迫提前发售的惨剧比比皆是,甚至《黑神话:悟空》自己都受到了这种影响。

且不说育碧、动视、暴雪这些不思进取到现在只能靠dei续命等死,本次科隆游戏展这种人战犯就比比皆是,可惜了我们朋友的辛苦汉化工作

游戏技术角度

在今年年初,曾经有工作人员透露“会在能做的范围内尽力做到量大管饱”。换个角度来说,这也反映了DLC这个优秀商业模式仅有的两大困境,即技术和内容。(当然,我们这里只指制作优秀的大体量DLC。)

技术角度上来看,DLC的缺陷就是无法从底层脱离游戏本体,这就导致了如果一部非常成功的、技术含量很高的作品DLC一旦开发时间过长,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技术落后,导致玩家在这段时间体验的提升加对之前本体的白月光记忆效应,会产生极大落差;

而开发时间的制约就是内容——事实上,许多广受赞誉的DLC(如巫师3血与酒)都是在游戏制作中期就开始准备内容,并分出大量人力和工时提前进行制作。如果游戏内容已经消耗一空,从游戏发售后再重新开始的话,那么制作内容一旦追求堆量让玩家满意,制作时长就一定短不了——黄金树之影就是遭遇了这个滑铁卢,很遗憾,《黑神话:悟空》属于后者。

杨奇已经多次在各种场合表示,黑神话的美术资源基本都被榨干,狮驼国、赛太岁等资源更只是停留在设计阶段。虽然我们不能“全信”,但是白衣秀士过难砍掉的三阶段挪去第六章变成跳浪蛟,的确说明大概率这是事实。

玩家期待角度

回顾游戏发展的历史,每一次真正影响到玩家乃至整个世界对游戏观感的作品,总是要在某些地方达到突破,从最早的磁碟机塞尔达与银河战士的自由探索,到铁血兵团火枪英雄快速卷轴的爽快战斗,再到最终幻想7和合金装备开始接近电影表现的影视化享受,一直到现在巫师3、大镖客2、地平线,再到《黑神话:悟空》,四十年来让整个行业真正在世界面前收获赞美、惊叹和回报,都是游戏制作者们在画面、创意、技术、玩法上锐意进取的精神和超越自我的勇气带来的——因为游戏作品是最需要开拓创新的艺术,游戏玩家也是最“喜新厌旧”的消费群体。

当一个作品放弃了这种进取精神,或者屈从于市场和回报,选择“稳妥”的时候,也就代表着制作人的勇气和精神不可能再发挥到极致,不说现在育碧的罐头,哪怕是小岛秀夫这般的超级天才,当不得不制作一款相对保守的续作时,也无法尽情地挥洒才华。

死亡搁浅2依然无比优秀,尤其是其中那几次幕墙内演出更是引爆了老玩家的情怀……但它终究没有达到前作的那种突破,这也导致了现在销量很可能一言难尽

而《黑神话:悟空》从推出PV的那一刻开始,就是因为每一次都出现在了远超玩家预期的位置,才一路得到如此惊人数量的玩家和社会关注,并最终名利双收。如果不能保持之前的制作状态,DLC的制作很可能真的只能做到“量大管饱”,无法重现之前每年820见到大闹天宫、亢金龙、戒网时候玩家的感受,特别是我们从冯骥的通告中已能明显感受到,他和同事们都陷入了迷茫与惶恐之中,这种情绪正是源于进取心不足所引发的担忧。

说到底,正是为了回应玩家的期待,游戏科学才选择了放弃安逸的推出后续,再开新世界这条曾经有前辈走过,然后跌得粉碎的道路。

而今我们有吃有喝……

是的,当我熬夜看到钟馗字样出现的时候,作为老玩家,我自然而然的想起了那个晚上——

在2015年巫师3大获成功之后,CDPR宣布了他们将暂停开发巫师续作,说服了所有投资人和股东,将所有资源、人力、财富都集中起来,破釜沉舟地砸到了赛博朋克2077里。在那一刻CDPR不仅彻底坐实了“波兰蠢驴”的诨号,也收获了全世界玩家的尊敬和钦佩。

然后他们跌的粉身碎骨。

现在基本已经公认是,因为资金开发周期到达极限导致的仓促发售,让2077缺少了最关键的后期打磨与多平台测试,只要给他们再多一些时间或者多一些人力,就不会遭遇到如此惨烈的首发灾难,但玩家和市场可不会在乎这些理由。

现在CDPR不仅市值跌的一塌糊涂,2077竭尽全力依然只能算是做到了“恢复名誉”,巫师4的开发因为dei的侵入(此类消息经常预示着团队资金断裂导致必须接受LGBTQ组织的资金援助)也不再有多少玩家倾心期待。

《黑神话:钟馗》会这样吗?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一下,当然不会。

这就和93阅兵让大家全都变成军盲一样——当整个世界缝缝补补都在延长旧武器寿命用破烂的时候,我国在这次阅兵中平淡地掏出了大量全新划时代的武器装备。这种强大,代表着我国远超世界绝大部分国家的科研和制造能力,而这两个能力的背后,就是强大的人才培养和厚积薄发的经济底蕴。

游戏制作同样需要这两个方面:

单机游戏尤其是3A大作的制作,足够优秀的制作人才是刚需,这个人才不仅需要一定的数量和教育基础,还需要从(包括已经过期)的大量各类优秀游戏中汲取营养和灵感,才能淬炼成足够优秀的游戏制作人才。所以在四十年游戏发展历史中,日本和美国成为了游戏最主要的两个优质精品产地,而中国是第三个也很可能是最后一个教育水平与电子游戏爱好者绝对值都达标、可能大量诞生游戏人才的地方,更何况我们还兼有比日本更悠久的文化传承和比美国更积极开放的大国国民心态。

同样,3A游戏为代表的大作,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投入的。所以无论是NS2发售几个月都不能让人满意的新作阵容,还是本次科隆游戏展堪称贫瘠的大作展示,都显示了在这个地缘动荡和经济衰退的世界中,获得足够的资金与时间,对于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的游戏厂商是一个多么奢侈的愿望。

原本压轴的生化危机9和羊蹄山之魂并不让人觉得太惊艳,怪不得科隆要把钟馗作为最后的one more thing,去年TGA后我就说这么搞下去外国的游戏制作行业也会迟早和国外制造业造船业金融业一样,整天琢磨歪门邪道,沉溺于政治正确骗投资混饭吃,并最终“老而不死是为贼”“仆地肥躯做一堆”,结果今年的整体素质就已经相当难堪,甚至许多国外游戏up在钟馗登场前认为,最让人兴奋的作品是乐高蝙蝠侠

所以当中国制造成为了世界经济最后的发动机,中国军力科技成了世界和平最后的压舱石,中国玩家成了世界最大的单一语言游戏市场的时候,中国游戏也就到了成为引领世界游戏潮流的时候,这是祝愿,是希望,也是中国每一位游戏人的责任。

“只要心里有山……”

PV发布后,曾经有调侃说,两个小鬼的台词,比如“没打没骂免了死罪”,就是冯骥和杨奇对玩家们的道歉和讨饶,希望玩家耐心等待。

公告里面也说了,黑神话西游不会终止,黑神话都是在一个世界观下的,西游记与封神榜中的鬼怪神佛参与进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也可能从侧面了解到,从悟空开头的取经结束后,到天命人踏上旅途前的五百年中,黑神话世界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比如钟馗传说中的吞三鬼,就是弥勒佛参与的故事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有个想法:《封神演义》文笔远逊于《西游记》《水浒传》,却能广为流传被誉为奇书,正是因为当年作者的写作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整合当时所有神话传说系统于一体,游戏科学你们是不是也想这么干啊?

“捉我们的人来啦”

说了一路正面的消息,所谓万事有利必有弊,游戏科学放弃开发DLC有没有什么缺点呢?

没有得到DLC的玩家自然很不爽

很明显,很多忠实的《黑神话:悟空》铁粉都受到了伤害,正如前文所述,许多玩家焦急期待着后续打上天庭救出四妹,西游记爱好者们则望眼欲穿这方世界中狮驼国和大鹏鸟,蟠桃园与七仙女,流沙河里三师叔,凌霄殿上三太子。外网的玩家们虽然大部分欢呼新作品,但如Asmongold这种感情深厚到堪称国外宣传大使级的忠实玩家在没看到悟空后续后,也多少流露出了一些失落之情。

从一个普通玩家的角度来说,我们现在也会如同当年相信CDPR一样,相信游戏科学的决定和下一作不会出问题,何况我们很快就会迎来“第二个大学生”影之刃零。但是考虑到最近国产游戏作品状况频发,相信也有不少玩家和我一样,多少有点“一鸟在手胜过十鸟在林”的想法。

就好比流浪地球、南京照相馆后面一定会跟着上海堡垒、东极岛一样……

而看到冯骥的微博,真正让我有些感受到不适和难过的,正是他提到的“岩田先生”,那个把任天堂从NGC泥潭中挖出来,创造了NDS、Wii,甚至初步设计了NS的伟大游戏人——岩田聪。

无论我们用多少话语赞叹岩田聪的伟大,都不能掩盖一个事实:他去世了,几乎可以说是累死在了岗位上。

我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刚刚度过了又一个走向50岁生日的凌晨。我们这批最早从FC、Dos还有街机三国一路走来的游戏人年龄已经越来越大了,而就算是比我年轻的游戏同好们,其中有很多过了25-28岁——这个动态视觉、反应神经、学习能力的巅峰期(大部分moba和FPS电竞选手都是这个时间段退役的)。所谓的“电子阳痿”,除了缺乏时间忙于生计外,剥丝抽茧到最后,首要因素其实就是新游戏总是需要一个“学习成本”,这个学习难度随着年龄会越来越大,也就要求玩家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作为享受游戏乐趣的门票。

当丝之歌那堪比永远的毁灭公爵的跳票结束,终于在今天公布9月4日发售的时候,曾经在2018年挑战四锁五门的我却再也不敢面对这部作品的新一次Bossrush了

我相信我们能够看到《黑神话:钟馗》的平安落地,毕竟这不是完全的从头再来,不会再让大家等待四年之久;我也相信《黑神话:悟空2》会最终完成所有剧情,给悟空爱好者一个完整的交代。但我的“感性”让我担心,在那个时刻,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玩家已经享受不了自己打上凌霄宝殿的乐趣啦。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相关数据

游戏助手app有哪些
bt365最快线路检测

游戏助手app有哪些

⌛ 07-07 👁️ 1227
《全民奇迹MU》英雄传说——战士·穆萨
bt365最快线路检测

《全民奇迹MU》英雄传说——战士·穆萨

⌛ 08-21 👁️ 4279
柠檬树开花后多久结果?
下载365App

柠檬树开花后多久结果?

⌛ 07-23 👁️ 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