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里的甘肃“陇西”,到底在哪里?

《风起陇西》里的甘肃“陇西”,到底在哪里?

《风起陇西》主要的剧情地,

分别在蜀汉重镇汉中南郑与曹魏重镇陇右天水 。

图/《风起陇西》截图

不过,每个看到剧名的人都会有许多疑问——

陇西,到底在哪里?为什么剧中的主战场,不是甘肃定西陇西县,而是今 甘肃东南的天水一带与陕西汉中南郑?

陇西无论作为地理区域还是行政区划,

都曾涵盖大半个甘肃。

制图/孙璐

其实,三国时期的陇西,远不止今天甘肃陇西一县,而是包括兰州以南的 定西、天水、陇南等广阔地域。自战国时秦置陇西郡后, 陇西地区就长期作为甘肃的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名贯华夏2000多年。

秦人从 陇山以西的陇南山地走出,跨越 秦岭,一统六国;

陇南山地,犹如仙境。

图/视觉中国

三国故事最为光辉灿烂的悲剧 “六出祁山”,在曹魏 陇右(古人以西为右,故称陇右)五郡与蜀汉武都、阴平两郡展开;

唐朝时“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陇西狄道(今定西临洮)是李唐皇室认证的“李氏老家”。

定西市陇西县,李家龙宫。

图/视觉中国

即便在今日,一亿李家人的寻根敬祖之地,正在 “陇西堂”。甘肃的简称之一 “陇”,也与陇西颇有渊源……

陇西的背后,正是整个甘肃深厚悠远的文化底色。

《风起陇西》里的陇西,

为何贯穿了大半个甘肃?

无论是陇西的“陇”,还是甘肃的“陇”,都与 陇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广义的陇山,即为横贯甘肃、宁夏、陕西的六盘山,

狭义的陇山,指六盘山南段。

图/视觉中国

从地理范围看,陇西一般是指黄河以东、陇山以西的这一片区域,甚至可以泛指 陇山以西的广大地域。

古人以西为右,陇西又称陇右。《风起陇西》里三国蜀汉与曹魏交锋的陇西战场,便在曹魏所辖的陇右五郡(陇西、广魏、天水、南安、安定)与蜀汉所辖武都、阴平两郡之间展开。

·

·

点击查看,这些古三国地名今天都在哪里?

制图/吴玖洋、孙璐

在三国时期,陇西地域包含了 大部分今甘肃的陇东南地区及陇中地区。等到元朝,陇西所辖地域以 巩昌总帅府(今定西陇西)为核心,涵盖 今兰州以南的大半个甘肃,乃至四川、陕西的部分地域,不亚于任意一个大省。

自东南向西北, 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 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三种气候类型交织,让陇西藏着截然不同的 “两种甘肃”。

“秦陇锁钥,巴蜀咽喉”

好一个“陇上江南”

三国时陇西地区的南端,是号称“陇上江南”的陇南与天水一带。在这里,似乎一切形容甘肃雄奇、感叹西北壮阔的词汇与意象,都落了空。

陇南文县天池,说这是甘肃,你信吗?

图/视觉中国

陇南、天水一带的山地奇险艰绝,海拔落差达三千多米, 钟楼山、仇池山、鸡峰山等百米垂直悬崖,在这里司空见惯。高山与江河行于大地,峻岭尽头有漫漫丘陵和关山草原,这里的美,是立体纵深的。

陇南成县鸡峰山。

图/视觉中国

灵秀之外,陇南与天水的地理位置颇为重要:向西北可抵丝绸之路中枢 河西走廊;往东翻越秦岭,就是“八百里秦川” 关中平原;向南沿蜀道穿越层层山区,又能联通天府之国 成都平原。

于是,这里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藏着无数英雄史诗。大秦崛起的巍巍历史,就从这里开始。

秦人从齐鲁大地远途而来,在西汉水两岸的河谷地安家落户,又以养马、盐卤这两大产业,自险峻山地实现“弯道超车”,不断由 今陇南礼县、西和两县的西汉水一带向东前进。

孕育了秦国的西汉水流经陇南西和。

摄影/ 冉创昌

秦州(今天水市)、秦安、秦亭、秦谷、秦水、秦川,一连串地名记载了秦人六百多年的奋斗史。秦人跨越秦岭,经略关中平原,一统六国, 华夏最基础的政治、文化、经济框架,至此奠基。

秦陵兵马俑,光影下十分肃穆威严。

图/视觉中国

这里,还藏着《风起陇西》一剧的缘起——三国故事最后的一幕大戏 “ 六出祁山”(史实为诸葛亮五次攻魏),便在此拉开序幕。

遥想当年,蜀军主力从汉中出发,自秦岭的群山万壑之间杀出,到祁山堡,入河谷地,直击陇右要害天水,局势豁然开朗: “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然而 陇西郡顶住了蜀军攻势,马谡痛失关陇古道上的咽喉要地 街亭,蜀魏在陇西地区就陷入了长期的拉锯血战。

史载诸葛亮五次攻魏,有两次途经祁山。

制图/孙璐

三国大戏之外,“陇上江南”还藏着伏羲的悟道传说、也遍洒南宋吴玠,吴璘的抗金热血……时至现代, 红军更自此挥师陕北,“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陇上江南”,虽然气质柔婉, 但并不缺乏壮怀激烈的英雄本色。

“座中联七、甘肃之心”

定西:大西北开篇之地!

自陇上江南一路往西北,便是 三国时陇西地区西北部的核心地域,今天的甘肃定西。

一到定西,方见黄土层峦,天地壮阔,再往西北,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兰州与河西走廊四城,已是近在咫尺。

黄土高原上,层层叠叠的定西梯田。

图/视觉中国 ‍

在这里, 西北有巍巍祁连、向南有浩浩秦岭,东去是中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 六盘山,百万年间的风沿青藏高原北缘而来,铸成黄土高原,流水与风沙,在大地上切出了 “群山万壑”四字。

定西的多数地区黄土深厚,大地此起彼伏,坡陡谷深,干旱少雨, 但定西远不止黄土高原上的苍茫。

渭河蜿蜒崎岖自定西渭源而来,

奔流自潼关汇入黄河。

图/视觉中国

孕育了八百里秦川的 渭河,便发源于渭源县西南的鸟鼠山系,黄河上游的最大支流 洮河,源自青海的河南县倾山而来,则经由定西岷县茶埠转向西北,过峡传谷,最后注入刘家峡水库。

在定西南部,西秦岭与岷山交汇,气候阴湿多雨,山势愈发雄奇。 贵清山、遮阳山,险而不燥,在黄土漫漫之间,自成一幅“清贵”的水墨丹青。

遮阳山奇景。

图/视觉中国

而在定西最南端的 岷县,铺着一张水草丰茂的 狼渡草原“历史长卷”:当年秦人曾在此牧马,奠定一方基业;千年以降,草原成为茶马古道上的一颗明珠;红军长征亦踏足此地,留下北上抗日的壮阔足迹……

今天的陇南、天水、定西三市,乃至更远处的平凉、庆阳部分地域,便是三国时期“陇西”地区的主体。

西北雄浑与巴蜀灵秀,汉唐古韵与羌藏民风,尽在英雄丛生的豪杰之地——甘肃“陇西”!

今陇西县威远楼。

图/视觉中国

这里的故事,是齐家、寺洼文化与马家窑彩陶的时光漩涡;是 黄土大塬上周人东迁的义武奋扬;是老秦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赳赳战歌;是 诸葛丞相与姜维们的热血壮烈,千年难凉。

华夏民族孕育、成长、激扬的历程,都在甘肃的陇西大地得以见证。

陇西背后的定西

藏着最甘肃的甘肃!

北宋元眪五年(1090年),陇西县设立,县名县治沿用至今。如今,古陇西的核心区域与陇西县都位于 定西市。从陇西到定西,西北人的健朗,都融在这片奇险天地里。

今日定西城区全景。

图/视觉中国 ‍

与前辈武威、张掖等古城相比,定西“较为年轻”,但英雄气概丝毫不减。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宋军收复西夏故地,宋神宗赐名“定相城”(今定西城区),正是 取了“安定西边”的寓意。

今天的定西,还与江苏镇江一起组成了中国最霸气的一对火车站: 镇江南-定西北。

定西位于甘肃的咽喉位置。

制图/F50BB,孙璐

但定西的生活环境曾经非常恶劣。几千年的高强度开发,兼之自然环境变迁,让黄土高原上水土流失严重, 定西中部与北部,都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河流往往变成干涸河谷,一如大地的伤痕,许多地方,都是夏天才堪堪有一点绿意。定西城,就坐落在一处干涸的河床上。

黄土高原上常见的层叠梯田。

图/视觉中国

因此,从周秦到唐宋,英雄史诗逐渐变成悲苦长调,清末左宗棠途经定西时,这里已是 “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不毛之地。这一陇中,广义上便包括了定西,乃至热播剧《山海情》里的 宁夏西海固。

修建梯田,成为定西人生存的依仗,这也是保持水土最早的方法之一。在这片千山万壑的黄土高原上,一片片梯田层层叠叠,扶摇直上,不同于南方梯田的水韵与灵秀,而是厚重一如西北的辽远天地。

定西通渭县,梯田上的发电风车。

图/视觉中国

今天的定西,是西北变迁的缩影,也是兰白都市经济圈、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辐射区,陇海铁路、兰渝铁路、宝兰高铁以及众多国道,让定西的枢纽地位再度凸显。

定西,正在成为甘肃的“丹田”。

兰渝铁路穿越甘肃定西。

图/视觉中国

文丨苹果

图片编辑 | 王家乐

地图编辑 | 孙璐

设计 | 吴玖洋

头图摄影 | 冉创昌

封图 | 《风起陇西》剧照

实习生楚潇对本文亦有贡献

📖

参考资料

陇南,一座诗意弥漫的陇蜀之城 毛树林 2018

蜀汉用兵祁山与曹魏陇右战局之演变 宋杰 2017

尘封的风景——回望陇西 高益群 2014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数据

松鼠记账如何注销账号 账号注销教程一览
bt365最快线路检测

松鼠记账如何注销账号 账号注销教程一览

⌛ 06-27 👁️ 7062
喝酒喝醉了难受怎么办
必发365手机版下载

喝酒喝醉了难受怎么办

⌛ 06-27 👁️ 2437
苹果7手机发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下载365App

苹果7手机发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06-27 👁️ 5728